創辦理念

  臺灣!一個百年以來就一直不斷創造世界奇蹟的小國,強敵環伺,加上特殊的歷史地位,從來就沒有鬆懈的權利。隨著中國的崛起,日本、韓國緊追在後,眾多專家學者擔心臺灣在未來有可能被邊緣化的同時,不禁自問,當下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來『預防』邊緣化的發生,來『預防』臺灣社會價值觀的錯亂。長久以來,我們的民族性就不強調『預防的觀念』。總是問題發生了,花大錢請律師打官司;總是生病了,花大錢看醫生;總是孩子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時,才悔不當初。因此,如果我們可以落實基礎教育原本就應該具有的功能性,孕育每個世代的內在涵養,又何懼臺灣的競爭力會逐年消退。

  如果孩子們可以培養出以下這四種能力,(自主學習能力、溝通表達能力、邏輯思辨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),面對未來的各種難題,應當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法。

  本校的教學理念分為五個面向:(一)品格教育、(二)實作教育、(三)芬蘭主題式教育、(四)生態教育、(五)生命教育。

(一)品格教育:著重品格養正與同理心的建立。品格養正以儒、道思想為依歸,培養孩子們進退有據的處世道理。猶如《大學》所示:『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』《三字經》與《弟子規》是森優必讀之書本,而同理心的建立則可以增加彼此間的尊重,減少自以為是的傲慢。

(二)實作教育:『做中學』(learning by doing)乃由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教授(John Dewey,1859~1952)所提出。杜威教授非常強調科學性的實驗法,因為實驗必須動手去做,在動手做的同時會因為環境等外力的諸多因素導致實驗結果的不同,藉著去發現問題、分析問題、提出各種解決方法、到實際把問題解決,這整個過程就都是在培養孩子們主動去應付新環境的能力。因此,在我們的課程設計中不是只有藝術課才有動手做的機會,而是擴及所有學科的範疇,以生活化為主在各個學科之間彼此互相呼應。例如生態教學中的魚菜共生、製作堆肥、有機蔬菜水果的耕種與採收,之後進入自行設計菜單、自行烹飪午餐的實作過程。

(三)芬蘭主題式教育:正當臺灣為了十二年國教課綱爭論的沸沸揚揚時,全球教育典範芬蘭也完成了有史以來調整最劇烈的新課綱規劃,採用主題式教學。因為世界環境變動太快,學校應該教孩子未來所需,而不是提高考試分數所需。因此芬蘭基礎教育核心課程設計的重心,就是提升下一代面對二十一世紀挑戰的能力,而這些橫向能力的培養需藉由主題式教學、跨學科領域學習來達成。主題教案常以生活相關題材設計,例如「開花店」,學習項目包括了解四季花卉的自然生態課,市場調查,店面設計、布置和宣傳,數學和記帳知識,語言溝通及行銷能力。貼近生活的活化教學,激發思考和創意,是科目教學所不能及的。同時,主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宏觀主題全景,了解事物的根源與關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