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0308『臺灣鄉鎮遊學之旅─臺東篇』第三天

主題:20180308 一○六學年度『臺灣鄉鎮遊學之旅-臺東篇』【第三天 玉長公路加臺11線】。

內容:繼2017年的『臺灣鄉鎮遊學之旅』,森優國中部孩子們的第二站來到東臺灣的臺東,開啟四天三夜的自行車之旅。此次行程全由國中部孩子們自行規劃、聯絡,並負責四天的帶路。
▼今天一早起床後,天氣驟變,從原本炎熱的大晴天變為帶有寒意的陰雨天。而騎乘路線包含山路、隧道和濱海公路,對孩子是很大的挑戰。除了必須在雨天中濕滑的路面騎車,還要上山、下山,考驗意志力和耐力,更需克服全身濕透和低溫帶來的不適。


  玉長公路編號台30線,是國家重大交通建設之一,全長16.22公里,是唯一以隧道方式(長2.66公里)穿越海岸山脈的公路,將原本2小時的車程大幅縮短為90分鐘,就可以橫跨海岸山脈,暢遊於花東縱谷與東海岸海岸線的山水美景間。此公路是連接台9線和台11線的重要道路,通車後對促進東海岸觀光產業發展幫助極大,原本兩天行程可以大幅縮短為一日遊,使得東部遊憩活動的型態與範圍更為豐富便利。玉長公路通車後就如同打通花蓮縣玉里地區與東海岸風景區、臺東縣北海岸地區與花東縱谷風景區之間的任督二脈。

▼騎完玉長公路,從臺9線轉到臺11線,這時孩子們已經全身濕透,又濕又冷。所幸幫忙開補給車的校長,找到最近的一間派出所讓大家休息,還開了12公里的路到最近的7-11買關東煮給大家驅寒。

▼休息過後,繼續前進。一路雨勢斷斷續續,海風強勁,大家賣力往前騎。途中趁著雨停的空檔,停了兩個點休息、拍照。一個望向一望無際的大海,聽著海風和海浪拍打的聲音,暫時忘卻騎乘的辛苦;一個遠眺三仙臺,雖然是濛濛的陰雨天,卻別有一番韻味。


 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,全島面積約22公頃,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。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,原是一處岬角,但因海水侵蝕,逐漸蝕斷岬角頸部,而成了離岸島,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,海底熱帶魚群聚,適合潛水和游泳。而因其為火山噴發而出的小島,島上奇石分布,除了仙劍峽、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,並且散布著海蝕溝、壼穴、海蝕柱、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,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。其中又以三座珊瑚礁岩形成的山峰最為獨特,因此民間相傳,八仙過海時,李鐵拐,何仙姑和呂洞賓曾在此休憩,烙印了仙跡,因此取名為三仙台。

▼在歷經70公里的騎乘後,終於抵達民宿,孩子們趕緊進房洗澡更衣。這時,隔天要載大家回程的校車也已到達。今天的投宿地點是東河,當然不能錯過〝東河包子〞。待大家梳洗完畢,由於天色已暗,且雨勢、風勢變大,晚上就搭校車吃晚餐去。